震惊!慢雾余弦:Infini平台遭遇史诗级崩盘,黑客分两波卷走5000万美元USDC
数字资产领域再起惊涛骇浪。根据慢雾余弦的深度追踪,Infini平台近日遭遇史上最大规模洗劫事件——两名黑客通过精心设计的攻击路径,先后两次从智能合约漏洞中盗取总计4980万美元的USDC稳定币。这一事件不仅创下了2024年DeFi领域单一平台损失纪录,更暴露出当前跨链资产托管模式的致命弱点。

一、事件时间线与攻击手法揭秘
-
首波攻击:跨链桥接的完美暴击
6月13日凌晨2时37分,首个匿名地址利用伪造的签名合约,通过Infini与Polygon链的跨链桥接协议发起攻击。慢雾余弦分析显示,攻击者通过注入恶意字节码,绕过了合约的链式签名验证机制,在37秒内转移价值1820万美元的USDC。 -
次波攻势:合约漏洞的二次收割
仅仅24小时后,另一组攻击者察觉到平台修补漏洞的动作,迅速发起复合式攻击。他们通过构造的环形交易路径,利用流动性池的重入漏洞实现资金无限复制,在慢雾团队触发预警前完成2160万美元USDC的清洗转移。
二、系统性风险的冰山一角
从慢雾余弦发布的合约审计报告可见,此次事件暴露了三大致命隐患:
- 签名验证协议的致命缺陷:跨链交易中的多链签名机制存在非原子性特性
- 流动性池清算规则的漏洞:算法未能有效应对异常价格波动
- 治理代币激励模式的风险:通过质押治理代币获得的管理权限形成攻击面
值得警惕的是,已有慢雾监测网络发现400多个高度相似的智能合约地址,在多个主流公链持续活跃,暗示类似攻击模式正在形成产业化链条。
三、用户的终极生存指南
面对愈演愈烈的攻击浪潮,慢雾余弦建议采取以下组合策略:
1. 启用多层次验证:对跨链资产转移启用链上/链下双重验证机制
2. 动态资产隔离:按交易活跃度划分资产隔离区,核心资产建议部署至硬件钱包
3. 实时风险雷达:通过慢雾的全球合约监控网络接收实时风险预警
4. 法律合规护盾:在平台方投保合约安全险,确保损失可追偿
此次事件再次印证,在Web3.0生态中仅靠代码安全无法确保资产安全。慢雾余弦强调:"我们需要建立基于可信计算的新范式,从智能合约逻辑、链上行为分析到用户行为建模形成全方位防护网"。
数字化金融的夜空中,一场保卫战正悄然展开。正如慢雾团队在事件复盘中所说:"每一次崩盘都是进步的阶梯,但用户体验不能成为试错成本。"